为什么你卵巢早衰了?
导语
在备孕过程中,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困扰:明明年龄不大,身体也看似健康,却迟迟难以受孕?这时候,你可能需要关注一个关键指标 —— 卵巢储备功能。
在备孕过程中,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困扰:明明年龄不大,身体也看似健康,却迟迟难以受孕?这时候,你可能需要关注一个关键指标 —— 卵巢储备功能。
是什么影响女性卵巢储备?
卵巢储备功能,简单来说,就是卵巢里还剩下多少卵泡,以及这些卵泡能不能发育成优质卵子。它直接关系到女性的生育能力。据统计,现在大约每 10 个育龄女性中,就有 1 个存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问题。这表现为卵巢里的卵泡数量变少、卵子质量变差,生育的机会也就大大降低了。了解影响卵巢储备功能的因素,对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。
一、年龄:卵巢功能的 “头号杀手”
年龄是影响女性生育能力的最大因素。随着年龄增长,卵巢功能就像一辆逐渐老化的汽车,性能越来越差。在做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时,高龄女性常常会遇到这些问题:对促排卵药物反应不灵敏,卵子质量不行,胚胎着床困难,流产风险增加,成功分娩的几率降低。这是因为,年龄越大,卵子里的线粒体、染色体和微管越容易出现异常。
女性刚生下来的时候,卵巢里大约有 100 万到 200 万个生殖细胞,到了青春期就只剩下 30 万到 50 万个。每个月来月经的时候,大概有 100 个原始卵泡开始发育,但最后只有 1 个能成熟排卵,其余 99% 都会 “中途夭折”,这个过程叫卵泡闭锁。现在研究发现,卵泡闭锁不是简单的 “坏死”,而是一种受身体调控的 “程序性死亡”,主要原因是卵泡里的颗粒细胞凋亡。
二、医源性因素:治疗背后的 “隐忧”
有时候,一些医疗手段在治病的同时,也可能对卵巢储备功能造成损害。比如卵巢手术、放疗和化疗。
下腹部、盆腔或全身放疗,都可能伤害卵巢功能,伤害程度和放疗的位置、剂量,还有患者年龄有关。像卵巢射频消融、卵巢囊肿剥离术、子宫切除这些手术,都可能让女性提前进入绝经期。有研究对 257 名做了全子宫切除术但保留卵巢的女性进行分析,发现她们平均绝经年龄提前了 3.7 年。
化疗药物对卵巢的伤害往往是永久性的。因为生殖细胞在胎儿时期就形成了,化疗药物很难恢复它们的损伤。对 1713 名小时候得过癌症的成年女性患者统计发现,化疗后有 31% 的人出现了卵巢早衰。化疗药物会让成熟卵泡凋亡,使卵巢纤维化,破坏卵巢血管,导致卵巢缺血,影响卵泡生长。同时,它还会抑制颗粒细胞分泌一种叫抗苗勒管激素(AMH)的物质。
✅除了年龄和医疗因素,还有一些生活中的因素也会影响卵巢储备功能。
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就是其中之一。当免疫系统出问题,开始攻击自身组织时,卵巢也可能遭殃。像 1 型糖尿病、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者,常常伴随着卵巢储备功能低下。这是因为自身免疫反应会破坏卵巢里的卵泡,让卵泡数量急剧减少,卵子质量也跟着下降。
✅另外,环境污染、不良生活习惯(比如长期熬夜、过度节食、抽烟酗酒)、巨大的社会压力,都可能引起内分泌失调,干扰下丘脑 - 垂体 - 卵巢轴的正常工作,最终导致卵巢功能不足。还有一些传染病,像流行性腮腺炎、肺结核、疟疾、水痘等,也可能影响卵巢储备功能。